网站首页 > 文章的正式内容
2025-07-16来自 : 管理员点击 : 132
文章作者:京领新国际
在宏润博源学校,偶遇校长是每位学生校园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日常——在晚会上,陈文国校长会和学生们一同跳起时髦的APT;每天早上七点 ,外方校长Chris都会在食堂与学生天南海北地交谈近一个小时;周五下午,刘刘校长的办公室大门会向每一位学生敞开怀抱,等待着同学们的光顾……
望着这三位始终坚持于第一线的校长们过于低调的背影,人们有时会忘记他们创造了怎样的教育传奇:来自中美两国的三位校长,组成国际学校校长“铁三角”,十二年间始终屹立行业潮头,堪称中外校长携手合作的典范,国际教育行业弥足珍贵的理想样本。
这一几乎绝无仅有的“黄金组合”,在多年间并肩前行,共同创办了一所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理想学校——十二年前,三位校长怀揣着教育蓝图来到朱家角。他们种下了宏润博源的第一颗种子,从零开始攀登理想主义的长阶。取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之意的博、源二字,寄予着创办者们的殷殷期待。
如今,宏润博源学校已是上海地区国际学校中名副其实的黑马力量,一片任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热土。这所小而美学校从不用相同的模具复制学生,而是在滋养每个人心里不同的萌芽。有些树春日生花,有些树冬日结果——但重要的是,它们都向着属于自己的天空生长。
学校简介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是由中国最早的国际教育的开拓者之一的陈文国先生,联合宏润集团(下有上市公司“宏润建设”)创办。学校与美国具有百年历史且被美国7大权威机构认证的著名教育机构格里格斯国际学院(GIA,Griggs International Academy)合作,对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为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且有意向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双语或全英文的大学前课程学习(包括AP课程)。
在国际教育领域,优秀理念的传播需要打破“高墙”,建立桥梁。“国际学校校长三人行”栏目的诞生,正是这样一次破壁与融合的实践。向来“闲不住”的铁三角组合坐镇栏目,以多元视角与深厚经验,搭建兼具专业性与温度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
“国际学校校长三人行”
三位校长的合影
是拓荒者,管理者,提灯人,也是布道者——三位志同道合的教育者,如何一拍即合,在国际教育领域缔造十二年无间合作的传奇佳话?
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为稳定的形状。从拓荒期并肩走来的“三剑客”,每一个人为铁三角补上最为坚实而不可或缺的一角;战略、学术、执行的三维支撑,为上海宏润博源学校打造了一张独家名片。
从上中国际部元老到宏润博源学校创始人,
国际学校校长铁三角的战略领航者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总校长
·1982年从事教育工作
·1993年开始国际教育
·上海中学国际部创校元老之一
·2013年创立播文教育和
一所美国中学在上海的分校
·国际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曾获“中国人气名校长”
·必达亚洲学校建设办颁发的
亚洲“最具影响力校长”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首届理事
·荣获“中国国际教育领航人物称号”
·北京大学国际学校校长班同学会会长
·国际教育创新领军人物
陈文国校长是中国国际教育的先行者之一,自1993年便开始了国际教育拓荒性探索。从最早期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建立,他点滴耕耘、开疆拓土;到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的稳扎稳打、蓬勃发展,在这片教育的热土上,他始终站在前线,投身实践、引领发展。
1982年,陈文国踏入上海中学的大门,开启了他在中国顶尖学府的教育生涯。在这里,他展现出卓越的教学才能,所指导的学生成绩斐然,众多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录取,或赴海外深造,进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学府。
那时的上海中学,已是全国闻名的“状元摇篮”。但陈文国并未止步于传统教育的辉煌。1993年,他作为创始元老之一,参与创办了上海中学国际部——全国第一所中国人创办的国际学校。
“我们做的是一个从0到1的工作。”陈文国校长坦言,办学之始,对于何为中国的“国际化教育”,上中国际部创始团队也没有任何可参考的“作业”,一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尽管起步艰难,但这群有理想、有情怀、有方法、有韧劲的老上中人决心从零开始,不断地全心钻研,从多方位了解国际教育。以唐盛昌、李英为首的学校领导及陈文国等一众教师不断探索,查阅大量国际化教育资料,远赴国外访问学习,比较国内外教育理念及课程运行的方式方法。
从最初的18名学生到后来的千人大校,陈文国校长亲身见证了国际教育在中国的萌芽与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中西教育融合的挑战与机遇。从上海中学到宏润博源,这位国际教育的先锋探索者用40余年的时间,搭建起连接中西教育的“立交桥”,逐渐形成了“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教育应该基于孩子的个性和潜能,激发他们的潜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守护者
最具温度的跨文化摆渡人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创始外方校长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Reed College(乔布斯母校招生官)
·St.Paul's School(美国第4私立寄宿高中)
升学指导
·Berkeley Carroll School学生处主任
·近20年中学(其中11年在中国国际学校)
的教育和管理经验
·2020年荣以IEIC“最有温度的校长”称号
在Chris校长的办公室,有一面窗户面向学生们每日上学的必经之路。每日,他都在窗前与同学们打招呼。这面明净的窗,正如Chris校长与同学们之间交流的观照。在众多宏润博源学子心中,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睿智随和的Chirs校长正是这样一位永远在线的“窗边的守护者”。
当许多校长深居行政楼时,Chris校长选择将办公桌安置在窗边。透过那扇永远敞开的窗户,他曾见证文静的女生走进美国顶尖文理学院,也曾目送叛逆少年迈向法学院。“如果只关注当下成绩,我们根本不该办学校。教育是关于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人生联结。”
Chris校长曾在全寄宿制的顶尖美高圣保罗中学担任升学指导,学校100%寄宿的社区环境为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宏润博源,Chirs校长十分重视通过师生间紧密的信任关系构建支持型学习社区。高达1:4的师生比,使得学生们能够在真正紧密的社区中成长,在无限的关爱与信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他看来,宏润博源学校最为独到之处在于能够与每个学生进行深入互动,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并建立真正的联系。“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往往与‘复制’有关,将同一种模式复制到孩子们身上。但若是迷失于注重标准化、一致性的模式中,就无法满足学生们的个体需求并与他们建立关系,那么他们就无法发现自己的全部潜力。”
作为学术校长,Chris校长展现出了卓越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他注重中外教师团队的协作,强调“敬业且真正关心学生”的标准。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组建了一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富有教育情怀的团队,他们与孩子们亦师亦友,懂得现在的孩子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
团队教师均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尔亚大学、南洋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牛津大学、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曼切斯特大学、北京大学、爱丁堡大学、多伦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级名校,在基础教育、国际教育领域经验丰富、用心、专业,其中一线教师100%拥有双学士、硕士及以上的学位,中教80%以上拥有海外留学或教学背景,外教则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英语母语国家,100%持证、100%硕士或以上学历、100%拥有丰富的执教经验。
团队成员们的背景、经历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孩子,热爱教育!
曾经担任乔布斯母校里德学院招生官的Chris校长,对于学生的升学指导亦有着深刻的见解: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创造与超越的潜质。Chris校长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们首先聆听内心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在权威前也要自己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
在TEDXSHBS的演讲中,Chris校长引用了沃尔特·惠特曼诗中的“摧毁老师”。“要有独立性,要有超越老师的技能,要展现出让老师相形见绌的才干,要带来创新让老师显得过时,对老师是带着尊重的回忆而不是僵化的尊崇。”这位曾经游历世界的校长,不遗余力地向宏润博源的学子发出邀请:在思考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时,去摧毁你们自己的老师吧。
在真正由学生当家作主的“北辰论坛”上,宏润博源学校的所有同学都可以亲自参与校园共创,上台直言不讳地指出学校的不足,并介绍自己的改善提案,接受大家的提问。所有的校长、老师和学生都坐在台下聆听。学校的执行校长也会就同学们的提案一一进行正式回复。当学生们敢于去表达自己的声音,且看到这些声音可能带来的真实影响力时,他们也再一次强化了自我的价值感和主体意识,进一步促进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也在思辨中构建更加坚韧的内在自我。
Chris校长十分重视加强学校的国际联系,让学生在世界的课堂中成长,培养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2017年,宏润博源开学仅三个月,Chris便推动首批30名意大利师生来访。此后,他带着学生回访亚平宁半岛,在托斯卡纳的庄园里开展中西文化对话。此后,德国研学、摩洛哥公益项目、坦桑尼亚领导力训练……这些“教育之旅”为宏润博源学子未来纵贯世界打下基础。
Chris校长带领学生做建设上海项目
Chris校长与学生组队参加趣味知识竞赛
从“龙华班”奇迹到“松弛感教育”,
一位创新实践家的39年探索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创始执行校长
·前上海中学/进才中学优秀教师
·基础教育39年工作经历
·国际教育32年工作经历
·国际教育典范名校长
在刘刘校长任教上中本部龙华班之初,这个班的孩子基础普遍相对薄弱,但学习教材和考试难度却与“上海四大名校”之首的上海中学的其他同学毫无二致。令人无比惊喜的是,在刘刘校长的教育创新与悉心培养下,这个过去被认为是普高水平的班级里的孩子们实现出了超出想象的进步,其中一个学生更是一鸣惊人,在考试中一举跃居年级第一名。这段不可思议的教育奇迹,深深地激励着刘刘校长:接受合适的教育,就让看似普通的孩子也能光芒四射,让优秀的孩子更加卓尔不群!
如今,这位热情的创新实践家已走过了39年教育历程。刘刘校长的教育热情,源于她对学生成长的深刻责任感。她曾在采访中坦言:“我从不辜负任何一个孩子和家长。”极强的责任心,让她在39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她的责任心早已上升为一种对于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热爱教育的人会变得更年轻。”刘刘校长的教育热情不仅影响着学生,也感染着整个宏润博源团队。在Z世代间,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对于刘刘校长,生活已经和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紧密地扎根在一起。这条路上也曾面对无数挑战,但她始终相信,只要报之以真诚、努力、热情,用教育智慧不断解题,未来的道路就会向远方不断地延伸。
刘刘校长与学生们在一起
经年累月的教育热情与智慧,使得刘刘校长总在实践中屡出奇招,取得令人拍案叫绝的良好效果。她善于用善意的眼光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之处,真诚而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内驱力。
宏润博源的手机管理颇为独特,老师会首先和学生约法三章:“手机管理切忌形成警察与小偷之间的关系。我们学校会和孩子签订手机管理的诚信承诺书,上课以及自习时间不能使用手机,就寝前上交手机,GPA3.5以上的学生可以自行管理手机。”刘刘校长分享,手机管理的要诀在于尊重已经实现自我管理的同学的意愿,同时帮助其他同学培养习惯。“重要的是和孩子们形成共情,肯定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形成手机管理的良好习惯。”
三位校长与学生们在一起
教育需要技巧,而技巧亦需要温度。刘刘校长以人文关怀与专业智慧,为学生装备一生航行致远的锚点与风帆。
陈文国校长的全局视野,刘刘校长的实践创新与Chris校长的学术锐度,形成了国际学校校长铁三角组合独特的三角张力。当三重视角交汇时,碰撞出的不仅是理念的火花,也是领导力的合力。在这场持续十二年的教育实验中,三位校长用行动证明:真正的领导力,从不在独奏中闪耀,而是在共鸣中相得益彰,抵达教育的更深远处。
在刘刘校长看来,领导不只是领导别人,也是领导自己,做教育尤其如此。教育应当要走窄门,行远路,“做难而正确的事。”在以身作则的行动之中,领导力其义自见。身为执行校长的刘刘校长,总是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身先士卒,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热情鼓舞身边的教育工作者。
三位校长与教师团队在一起
Chris校长则着眼于“身处其中”(In between)的重要性,在中间地带架起桥梁。“我认为一位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倾听的能力,以及与分歧共存的能力。”领导力有时不是站在队伍最前面,而是身处中间——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中西文化之间、本土实践与国际实践之间架桥,这正是Chris对自身教育角色的独特诠释。
陈文国校长也深刻认同实干的重要性:“校长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校的特色鲜明,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独特之处。我们期望学生和家长在众多选择中,能够一眼认出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地,认定这正是他们所寻找的学校。”
不仅如此,陈文国校长还看见了领导力与教育的相通之处:信任每个人的主动性,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个性,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他相信,不仅是学生,每一位老师和员工都应在这种环境中能够施展才华,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后,就会把事情越做越好。”
由于理念与信念高度契合,不知有多少次,三位校长为彼此异口同声的默契感到惊讶:“许多时候当我们讲出自己的意见时,才发现其实每个人所关心的恰恰是同一件事。“
铁三角的精诚合作,并不意味着三人之间永远都会保持一致。有时,分歧反而是共识的前奏,差异才是检验协同的试金石。刘刘校长曾经见证了
格里格斯(中国)
香港(总部) : 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11
广州 : 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创新大厦C2-310
上海 : 上海市杨浦区蓝天大厦黄兴路2077号2011室
美国总部
密歇根 : 美国密歇根州百丽恩泉31号高速路8903号
马里兰州 : 美国马里兰州银泉市老哥伦比亚派克12501号
邮箱 : admin@griggs.cc / hli@griggs.cc
格里格斯(广州)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Grigg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